2017年工作要点
今年,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变被动评审为主动服务”的思路,加强自身建设,服务项目决策,不断提升工作层级,推进评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推进评审工作向纵深发展
第一,强化评审监督,由以“审”为主向“评”“审”并重转变。在既要“审”定概算投资,控制预算和决算的同时,还要在“评”字上做文章,“评”出初步设计存在的缺失和偏差,反馈到有关领导和投资主管部门、相关单位,促使项目的标准、功能、定位更趋合理,全面发挥评审把关作用。
第二,加强过程管控,实行重点项目跟踪评审。在招投标、工程变更等项目实施的关键节点,调查、研判概算执行情况,形成调查报告,并将结果反馈到项目单位、项目主管部门,并汇报相关领导,防控“超概”发生,切实发挥概算控制投资的“龙头”作用,防止盘子失衡。
第三,管控政府投资项目材料价格,定期发布价格信息。会同市物价部门,按月发布“政府投资项目设备材料价格信息”,全面规范概、预、决算评审用价,指导社会造价机构用价,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价格信息失真、数量不足、种类不全的问题,从源头控制项目投资。
第四,推动PPP项目按基本建设程序运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和《延安市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理办法》《延安市关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政府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的意见》精神,推动市本级PPP项目实行概算评审,合理确定项目投资,管控投资风险,提高项目整体效益。
二、强化参谋助手作用,服务项目决策
一是改重大项目、重要事项专题汇报为评审信息日常传递。定期分析投资审增、减原因,提出意见建议,并从设计深度、经济性、合规性等方面对项目进行评价,直报市政府主管领导,以便及时掌握项目情况。二是聚焦突出问题,开展专题调研。选定1—2个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产业类项目,进行专题调研,“解剖麻雀”,摸清项目推进中的共性问题,分析原因,形成对策建议。三是进行政策研究。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和评审过程中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先机,分析归纳,适时提出控制投资的政策建议。
三、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
一是创新方法,提前对接。围绕市政府确定的“十大项目、十大工程和十件实事”,我们已经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完成了前期对接工作。目前,正在梳理今年重点项目盘子,找准发力点和着力点,提前介入,缩短时限,不误开工。二是聚焦党的建设。强化树标杆、强班子、带队伍。围绕建设“学习、为民、创新、效能、廉洁”五型机关,健全制度体系。目前,我们已经制定和完善了《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和《解聘办法》,还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传导工作压力,进一步提高评审质量和效率。三是推进人才建设。通过定期业务培训、集体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