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权力运行公开 / 正文

延安市政府财政投资项目评审中心2022年重点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心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牢记职责使命、强化担当作为,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持续推动评审工作提质增效,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高质高效开展概算审查。严格履行“为政府投资把关,为项目建设服务”的工作职责。截至12月4日,审结项目16个,送审投资6.04亿元,审定投资5.56亿元,审增0.55亿元,审减1.03亿元,净审减0.48亿元,审减率8.11%,有效节约了政府投资,提升了投资效益。完成调概项目4个,调整概算投资0.27亿元。

(二)深入开展概算执行专项检查。完成10个在建项目概算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查出超概算苗头性、倾向性问题15个,提出相关建议15条。及时发现概算执行的问题,尽早降低超概风险,强化概算执行的严肃性。

(三)不断提高信息价发布水平。采集并发布5期《延安工程造价信息》,结合评审实际与市场实际,紧扣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需求,修正、新增500余条价格信息,切实提高《延安工程造价信息》的规范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为政府投资项目和社会建设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用价依据。

(四)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一是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我中心对延安市东川滨河路工程、延安市东川水厂扩能工程、延安市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等六个项目投资情况进行调研,通过查看资料、踏勘现场、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项目建设进度、资金来源、概算执行等情况,形成调研报告,为市委主要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二是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完善概算、预算、决算联动机制”“要坚决贯彻改革的思维,各部门要达成共识,形成改革思路,堵住因改革中步调不协调出现的监管漏洞”的批示、指示精神,与财政、审计、发改、审批部门共同起草《延安市政府投资管理实施细则》,统筹解决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监管合力,消除监管盲区,堵住监管漏洞,推动政府投资项目更加规范运行。

(五)有序推进《延安市信息化项目建设标准规范和指南》的编制工作。与西安交大合作,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信息化项目建设标准规范和指南的编制工作,用于指导延安市信息化项目立项批复、初步设计批复、概预算评审、招投标实施、施工建设、项目验收、决算审计、交付使用、运行维护等工作,目前该指南编制已完成,在试行和测试阶段。

(六)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中心第一时间成立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中共延安市政府财政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照“六个聚焦”,通过上级点、自己找、群众提,采取调研走访、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征求意见建议,深入查摆单位、科室、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共梳理出单位存在的问题2个,科室存在的问题9个,个人存在的问题17个,现已全部完成整改。

(七)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大召开以后,我中心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严格按照中省市工作要求,立足中心工作实际,加强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不断走深走实。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评审后项目概算执行检查、跟踪问效、全方位项目评价等工作开展还不够深入。

二是评审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性还不够,大多注重单专业业务技能,不同程度存在专业不全面和理论学习不足的问题,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干部队伍需求还有差距。

三是信息价采集、发布全面性不够,在建设领域用价的实用性、指导性、权威性方面发挥的作用还有待加强。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是严格贯彻落实《延安市政府投资管理实施细则》。持续推动概算评审工作提质增效,坚决做到“应审尽审”,严把项目入口关,对“未批先建”“没有经济效益”“没有社会效益”、打着发展和民生的名头等超越发展阶段、不切实际的项目,加大审查力度,强化概算执行,以概算的刚性约束助力重点项目高质量推进。

二是进一步加强概算执行检查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常态化、全覆盖开展概算执行专项检查工作,及早发现超概苗头,化解超概风险,强化概算的刚性约束。

三是持续推进“一库两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项目信息数据库,指标化、数据化反映项目情况。联合相关部门逐步建立项目后评价体系,对项目进行跟踪问效、绩效评价。全面推动信息化项目标准规范和指南体系推广,切实提高我市信息化项目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

四是进一步提升《延安工程造价信息》发布水平。紧扣工程建设领域发展实际,不断完善材料设备价格采价机制,遵循客观、准确、真实的原则,及时更新、补充、调整建设工程材料设备目录,切实提高《延安工程造价信息》的全面性、实用性、权威性。